咨询热线:139-1124-7365
热门话题: 婚姻资讯 | 离婚诉讼 | 子女抚养 | 房产分割 | 协议离婚 | 财产分割 | 涉外婚姻 | 遗产继承 | 私人律师
您现在的位置是:北京离婚律师>律师观点>  正文

未成年人怎样继承遗产?

来源:网络   作者:曹晓静律师  时间:2022-08-04

按照《民法典》的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根据年龄不同又分不同的情况。《民法典》第十八条第二款规定: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 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 的民事法律行为。 第二十条规定: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因此,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的同意行使。

法定代理,指由于法律上的直接规定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行为。一般而言,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特殊情形下也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等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法定代理人代理被代理人行使继承权、受遗赠权,不得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法定代理人一般不能代理被代理人放弃继承权,受遗赠权。明显损害被代理人利益的,应认定其代理行为无效。


相关文章:

北京市不动产登记工作规范(试行)
婚后与父母共同出资买房的,该房产的所有权归属如何确定?
曹晓静律师参加北京市律师协会婚姻家庭法律业务专业委员会研讨会
涉外婚姻纠纷的法院管辖
涉外婚姻案件之我国可受理的离婚案件类型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